目录浏览
×

搜索页面
×

以下是您输入的搜索关键词“”的搜索结果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发布时间:2025-10-30 23:24:08

城市管理.jpg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城市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120405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助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同时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强化“应用性、实用性、发展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对学习者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管理(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管理学,专业类别为公共管理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5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不少于73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城市管理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

1.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具有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3.具有城市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技能;

4.熟悉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城市管理工作实际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名称:城市管理(专升本)      专业代码:120405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5

07816

公共行政学

4

学位课程

6

01680

城市管理学

6

学位课程

7

00293

城市生态学

4

 

8

13378

城市社会学

4

 

9

08206

城市经济学

5

学位课程

10

00124

城镇规划

4

 

00125

城镇规划(实践)

2

 

11

04765

经济与行政管理综合实践

10

 

12

11878

市场调研实务(实践)

5

 

13

14955

社区建设与服务(实践)

6

 

14

城市管理综合实践课程

7

15

12696

城市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五、主要课程说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略)

2.中国近代史纲要(略)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略)

4.英语(专升本) (略)

5.公共行政学

本课程旨在研究政府如何高效、公正地管理公共事务,课程涉及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和伦理道德等领域。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工作做准备。公共行政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参与政策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此外,公共行政学还关注公共伦理和责任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6.城市管理学

本课程通过学习市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借鉴西方国家市政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和市政管理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全面了解市政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我国市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明晰我国市政管理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和职能。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地把握市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我国以及国外的某些市政管理问题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市政管理的能力。根据专升本教育的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及承受力,本课程教学(学习)媒体以文字教材为主,以音像教材及其他媒体为辅。

7.城市生态学

本课程是生态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元素,它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作为城市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理;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评价、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以增强城市活力。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案例分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实地参观,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8.城市社会学

本课程旨在研究城市社会结构、功能和发展,关注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如城市贫困、社会不平等、社区发展、城市规划、住房问题等。课程内容包括城市社会理论、城市社会结构、城市文化、城市政治经济、城市社会问题与政策等。通过学习城市社会学,学生可以了解城市社会的复杂性,掌握分析城市社会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适合对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社区建设、社会政策等领域感兴趣的学生。

城市社会学不仅涉及社会学理论,还结合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参与城市社会调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城市经济学

本课程旨在研究城市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分支,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研究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涉及城市的经济增长、人口、土地利用、住房、交通、环境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等问题。城市经济分析研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中的决策,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市场机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城市土地研究涉及城乡土地价格及其空间分布、就业在城市中的分布和土地使用的控制。住房问题涉及居民的居住决策和住房供给等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的经济分析、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财务分析等问题。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问题涉及地方政府的税收、支出和投资。

10.城镇规划(含实践)

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明确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城镇发展的各种要素;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与编制过程;在设计实践中掌握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相关城市规划说明书与相关城市总体规划图集。一方面讲授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职能性质与规模、城镇体系、城市总体布局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选取实践案例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与学习平台,平衡各方利益,训练学生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规划。本课程采用传统讲授、分组讨论、课堂练习等授课方式,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11.经济与行政管理综合实践

本课程旨在考察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将理论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理解行政管理能力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树立探索创新观念。

12.市场调研实务(实践)

本课程旨在运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和工具来收集、分析和解释市场数据。课程内容涵盖调研设计、数据收集技术、样本选择、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方法以及调研报告撰写。通过案例研究、模拟调研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市场调研的关键技能,提高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力和决策支持能力,为日后在商业分析、产品开发和市场策略制定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3.社区建设与服务(实践)

本课程通过全面了解城乡社区发展的社会背景、历史、基本趋势,以及社区党的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人口、社区健康、社区社会保障等内容,设计目前社区建设与服务多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下沉城乡社区实践提高学生掌握解决城乡社区建设与服务各个领域的问题的能力。

14.城市管理综合实践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如城市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等。通过对典型案例分析,加深对城市管理理论的理解,增加学生对现实的了解,提高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城镇规划(实践)2学分、经济与行政管理综合实践10学分、社区建设与服务(实践)6学分、市场调研实务(实践)5学分、城市管理综合实践课程7学分

凡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相结合的课程为一门课程,考生必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为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工作,建议在以下三类实习中挑选一类进行短期实习,并写出不少于3千字的实习报告:

1)企事业单位实习;

2)政府机关实习;

3)与专业相关的调研活动。

七、教材目录

序号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使用教材

1

150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

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3

15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4

13000

英语(专升本)

7

《英语(二)自学教程》,张敬源 张虹,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

5

07816

公共行政学

4

《公共行政学》,杨宏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6

01680

城市管理学

6

《现代城市管理导论》,田艳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

7

00293

城市生态学

4

《城市生态学》第三版,杨小波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

8

13378

城市社会学

4

《城市社会学》 ,冯仕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年版

9

08206

城市经济学

5

《城市经济学》第三版,董利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年

10

00124

城镇规划

4

《乡村规划原理》,李京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

00125

城镇规划(实践)

2

11

04765

经济与行政管理综合实践

10

《行政管理模拟实验》(第2版),母天学 廖志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2

11878

市场调研实务(实践)

5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3版),庄贵军,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3

14955

社区建设与服务(实践)

6

《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谭泽晶,红旗出版社,2019

14

城市管理综合实践课程

7

《城市管理案例分析》 ,程志华, 经济科学出版社,2024年

注:“使用教材”以当次考试公布的教材及大纲使用情况为准。

934562fe64c6b93c4c02ead6456f1821.jpg

干练教育在线.jpg